中山大学 办 学 历 史 和 优 良 传 统 中山大学是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立,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的综合性重点大学。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而成。 1835年,美国的伯驾医生在广州设立医局,培养了中国最早的西医医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博济医院,并于1866年设立医学堂,这是中国最早的医学专科教育机构;1888年,由美国人开设的格致书院在广州开学,后发展为私立岭南大学,博济医院及其附设的医学校成为岭南大学医学院。博济医学堂和格致书院,开启了中国近代西式教育的先河。 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将清末以来在广州地区建立的实行近代教育模式的学校,包括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公立法科大学以及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等整合为一体,创立国立广东大学,并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笃行”。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其后,广东公立医科大学、国立广东法科学院、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工学院先后并入。至上世纪三十年代,国立中山大学设有文、理、法、工、农、医、师范等7个学院。1935年设立研究院,开始招研究生。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原中山大学的多个院系专业被分出,其中文理科院系与岭南大学相关院系合并,组成新中山大学;同时,两校的医学院分出后,另行合并组建专门的医科院校,后又将广州的光华医学院并入,几经易名,最后定名为中山医科大学。这两所同根同源的大学,分别是教育部和卫生部直属的重点大学,共同继承了由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中山大学和开创中国近代教育体系的岭南大学的办学传统,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和大学风格,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01年10月,原中山大学和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中山大学,进一步拓宽了学科结构,成为一所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学、医学、药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 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及学术传统。鲁迅、郭沫若、冯友兰、傅斯年、赵元任、顾颉刚、周谷城、俞平伯、陈寅恪、岑仲勉、姜立夫、王亚南、马采、容庚、商承祚、王季思、王力、钟敬文、朱谦之、丁颖、蒲蛰龙等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都曾在中山大学任教。柯麟、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毛文书、陈国祯、李绍珍等著名医学专家曾在中山医科大学任教。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全国共有56位一级教授,其中有12位在原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任教。学校名家大师荟萃,他们优秀的品格和精湛的学术造诣熏陶着一代代莘莘学子,形成了良好的学术风气,许多才华横溢的毕业生成为了社会各界的杰出人才。 办 学 条 件 和 学 科 优 势 学校共有四个校区,总面积达6.17平方公里,分别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广州南校区占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区占地0.39平方公里,广州东校区占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区占地3.48平方公里。 学校设有人文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人类学系、岭南学院、国际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外语教学中心、国际交流学院、翻译学院、旅游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亚太研究院、管理学院、教育学院、传播与设计学院、资讯管理系、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地球科学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海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工学院、中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光华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等30个学院和6个直属系。另设有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第三医院、附属第五医院(珠海医院)、附属第六医院等5所综合性医院,以及中山眼科中心(含眼科医院)、肿瘤防治中心(含肿瘤医院)、光华口腔医院等3个附属专科医院。 学校现有98个本科专业,拥有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6个国家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及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化学、基础医学、生物学、物理学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及中国第一个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截至2008年11月,在校各类学生中有博士研究生4305人、硕士研究生9786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5817人,本科生32020人,来自港澳台的在校学生1000多人,来自各个国家、地区的在校留学生1428人、进修生2300多人。 中山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现有2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180个学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251个学科专业,还有专业学位授权领域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3个。学校现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以及11个一级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23个二级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 学校有一批水平先进、设施完善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拥有“光电材料与技术”、“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华南肿瘤学”、“眼科学”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生经济动物繁殖营养和病害控制”、“植物基因工程”等2个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机构;拥有“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基因工程”、“生物无机与合成化学”、“数字家庭”、“眼科学”、“肿瘤相关基因与抗肿瘤药物研究”、“热带病防治研究”、“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等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行政管理研究中心、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5个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并拥有眼科学实验室、肾脏病临床研究实验室、辅助循环实验室等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以及1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学校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全校共有教职工1266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5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000多人,具有副高职称的2000多人。教师队伍中杰出人才辈出,目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含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含双聘),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6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5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2人,19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85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18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15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8人。 学校图书馆总建筑面积11万余平方米,藏书529.63万册(件),新书刊资料年增长量达8万余件。学校建立了规模可观的校园网,覆盖四个校区、接入计算机达5万余台,规模居中国高校校园网前列。 办 学 特 色 和 培 养 模 式 学校以“善待学生”为办学的核心理念,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满足国家与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 学校秉承孙中山先生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精神开展本科教育。注重通识教育,注重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倡脚踏实地的学术精神和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逐步探索形成了“通识教育、大类教学、复合创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教育观念和“厚基础、宽口径、重个性、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 学校研究生教育积极推进分类培养,建立多元化培养体系,以培养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并做出创新性成果的博士为研究生教育的首要任务,同时以行业为背景,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培养高级实用型专门人才。 学校坚持“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倡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开展以传承大学文化为主体的多层次素质教育,构建了具有综合性大学特色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发挥团学组织“一体两翼”的运作优势,积极构建高品位、前瞻性、开放式、互动型的校园文化新格局。 学校启动国际交换生培养计划,促进学生境外交流,全面引进优质教学资源,搭建国际化教学平台,迄今与28个国家和地区的152所院校建立了校级友好协议合作关系。2005年至2008年,派出交流学生累计超过500名。 学校设立了“中山大学学生创意基金”和“本科生科研专项基金”,鼓励学生早期介入科研。2004年至2008年,在校学生在各学科竞赛中多次获奖,包括“挑战杯”全国竞赛优胜杯、ACM国际决赛的银牌和铜牌,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家级奖66人,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家级奖66人。在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全球总决赛中,我校一直是中国六所传统强校之一,共9次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继2002年我校学生辩论队获全国大专辩论赛冠军之后,2003年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勇夺冠军;200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投资策划ACCA大学生公开赛中,我校代表队夺得冠军;2007年,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叶泉志同学因在业余天文搜索与观测中发现不少小行星而获得由国际行星协会公布的苏梅克近地天体奖。 科 研 实 力 和 社 […]
Category: Information
江苏南京(6月12日)_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 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南京大学及其前身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学之进步,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南京大学又在崭新的历史机遇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办学指标和综合实力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1994年,南京大学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大学;1999年,南京大学进入国家“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行列;2006年,教育部和江苏省再次签订重点共建南京大学的协议,共同支持南京大学建设具有鲜明特色和重要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 南京大学目前拥有鼓楼、浦口、仙林三个校区,设23个学院、65个系,共有全日制学生27600名。全校设本科专业8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3个,博士后流动站23个,并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共有国家实验室(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12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4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9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1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6人,海外和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获得者2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5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9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7人。 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南京大学在各个历史阶段培养和造就了众多中华英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建功立业、成就卓著。南京大学确立了“吸引一流生源、给予一流培养、造就一流人才”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高素质创新能力的拔尖领军人才为目标,坚持“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方针,大力推进“基础性人才和高科技应用人才的培养与国际接轨、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与社会接轨”,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形成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在国内外高等教育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南京大学的前身即“以科学名世”,格物致知、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传统始终贯穿于南京大学的发展史中,成为南京大学办学最重要的特色。一代又一代的南大人孜孜求索、攀高攻坚、为国争光、为民造福,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蜚声国内外学界。今日南京大学以“加强应用、注重基础、发展边缘、促进联合”为方针,以“基础研究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应用研究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致力于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指导思想,调整科研布局、加强科研组织,全力推进科学研究工作,将南京大学建成我国重要的科学研究中心。 自上个世纪初建校以来,南京大学就一直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最活跃的中国大学之一,与世界上众多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其中,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迄今已成功举办二十多年,它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最早实施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长期项目,为中美文化交流事业培养了众多骨干人才,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南大正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大力推进各种宽领域、多渠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办学的国际化水平。 当前,南京大学的办学事业已经掀开新的百年篇章,全体南大人正在为把南京大学建设成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 Shenzhen Daily 编辑: 薛建华
山东济南(5月21日)_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山东大学简介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 今天的山东大学,由朱正昌研究员任党委书记;著名法学家徐显明教授任校长…… 历史沿革 山东大学前身是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在济南创办的官立山东大学堂,建校以来,山东大学随着社会的变革,由晚清王朝、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两个历史阶段。期间曾几度更名,有过停办、重建、合校、搬迁的多次变革,曾在不同时期汇纳过各类大学,也曾分出过十多所高等院校。她在曲折前进的道路上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培养了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为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各项建设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赢得了国内外良好的声誉…… 历任校长 唐绍仪(1860-1938) 王寿彭(1875-1929) 杨振声(1890-1956) 赵太侔(1889-1968) 林济青 华 岗(1903-1972) 晁哲甫(1894-1970) 成仿吾(1897-1984) 吴富恒(1911-2001) 邓从豪(1921-1998) 潘承洞(1934-1997) 曾繁仁(1941- ) 展 涛(1963- ) 历史名人 酒旗风暖名士狂——梁实秋 怀念成老 数学家校长潘承洞 水光云影共徘徊——沈从文在山东大学 文学大师王统照 缅怀老院长王哲同志 力学专家刘先志 宽厚仁和的长者邓从豪院士 “两弹元勋 ”——王淦昌 耳鼻喉科专家孙鸿泉 沉稳厚实的治史之才——郑鹤声 认真为人为学的史学家张维华 博古通今的法学家——乔伟 张协和院长与山东工学院 获得国际殊荣的吴富恒 民国史专家——孙思白 一代史学宗师——王仲荦 童书业先生二三事 语音康复专家杨仁中 冯沅君 从白山黑水走来的朗诵诗人高兰 “骨科圣手”赵常林 萧涤非 地之子——记现代乡土文学作家台静农先生 学映北斗 风范长存——高亨先生和山东大学 人的花朵——记美学家吕荧先生 现任领导 山东大学党委书记 朱正昌 山东大学校长 徐显明 山东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 尹薇 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 王琪珑 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 李建军 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方宏建 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 仝兴华 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樊丽明 张永兵 娄红祥 张运 陈炎 韩圣浩 来源: Shenzhen Daily 编辑: 薛建华
湖南长沙(6月25日)_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是一所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人文学科独具浓厚文化背景、经济管理学科富有特色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起源于宋朝四大著名书院之一、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的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时势变迁,一直保持着文化教育的连续性。1903年岳麓书院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定名湖南大学,1937年成为国民政府教育部十余所国立大学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李达为湖南大学解放后第一任校长,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校名。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湖南大学曾先后更名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和湖南工学院,1959年恢复湖南大学原称。1963年起隶属国家机械工业部,1978年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98年调整为教育部直属高校。2000年,在全国高等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中,湖南大学、湖南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南大学。 学校设有30个学院,拥有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9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17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个专业学位授权, 61个本科招生专业;建有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14个,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等10大学科门类。现有教职工4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976人,教授、副教授1200余人,中科院院士2名,全职在岗工程院院士3名,双聘院士9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20人(含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长江学者”17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9人。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本科生20800余人、研究生106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139.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3.9万平方米。学校藏书400余万册,订有中外文数据库140多个,提供统一检索平台,可实现跨库检索。校园网设备先进、覆盖面广、功能强大,教学、办公楼实现了1000M网络互联和10/100M的桌面网络连接,教工宿舍和学生宿舍已接入互联网和校园网。 学校在教学上保持和发扬“重基础、重质量、严管理”的传统,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创新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在社会上享有良好声誉,具有“基础扎实、思维活跃、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特色,在2005年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达到优秀。学校设有国家工科、理科(化学)基础课教学基地、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近年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优秀奖8 项;获得国家精品课程19门,国家优秀博士论文3篇。通过稳定本科招生规模,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教育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及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格局。新中国成立以来,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16万多名高级人才,其中有13名校友当选为院士。近三年,学生参加挑战杯、力学竞赛、数学建模竞赛、TCL杯竞赛等一系列国家级和省级竞赛,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625项次、1056人次。 学校发挥基础好、学科综合性强的优势,在不断提高基础研究水平的同时,致力于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中急需解决的理论与实际问题。设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8个部、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形成化学工程、土木工程、建筑设计、机械制造与车辆工程、机电一体化及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等科技集团力量,管理科学与工程、国际贸易学、金融学、会计学等都已成为管理学和经济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力量,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学校“985工程”二期重点建设“化学生物科技创新平台”、“汽车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创新平台”、“现代结构与桥梁科技创新平台”和“经济开放与贸易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科研力量得到进一步的整合和优化。近年来,学校先后在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重大项目、“973”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上实现零的突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一直名列全省前茅;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大幅增加,先后取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内的国家级大奖15项。 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湖南大学,深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与关怀。刘少奇、贺龙、王震、华国锋、胡耀邦、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乔石、尉健行、李岚清、吴邦国、贾庆林、黄菊、李长春等领导同志都曾来岳麓书院视察工作。他们指出:湖南大学与岳麓书院一脉相承,有光荣的历史,又有大的发展,应该很好地加以重视,继承和发扬过去的优良传统,把湖南大学办好。为担负起发展千年学府、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湖南大学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国”战略,弘扬岳麓书院的优秀文化传统,坚持改革创新、重点突进、强化特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建设水平和综合办学效益,致力于将学校建成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开放式、研究型国内一流大学。 来源: Shenzhen Daily 编辑: 薛建华
执委会督查室协调推进大运会场馆建设和改造工作_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大运官网讯 2010年9月2日下午,大运会执委会执行副秘书长柯刚明同志主持召开了大运会场馆建设和改造工作协调会,大运会执行局场馆部通报了大运会场馆建设和改造情况,执委会督查室主任郭经纬就当前大运会场馆新建、改造和临建工作中存在的48个问题进行了协调。市发改委、财政委、规划国土委等政府审批部门,市工务署、各区政府及华润等场馆建设单位和业主单位,以及大运会执行局场馆部、竞赛部、市场开发部、后勤保障部、信息技术部、安保部、电视转播部和场馆运行办等部门参加了会议。 一、关于市教育局所属大运会场馆倒排工期问题 市教育局汇报了所属5所学校8个改造场馆与市建筑工务署协调的情况。根据2010年市政府办公会议纪要248号,由市建筑工务署负责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大运场馆的建设实施工作,市建筑工务署可将部分投资在1000万元以内的大运场馆维修改造项目采用委托的方式委托学校实施,据此,市教育局8月4日致函市建筑工务署商谈5所学校场馆的移交事宜,8月20日收到市工务署复函:考虑到市教育局对5所学校的场馆项目需求比较清楚,且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建议由市教育局组织实施,便于统一管理。 会议要求市建筑工务署、市教育局在一周之内协调好建设主体问题并倒排场馆建设工期,专题报告大运会执委会督查室。 二、关于建筑节能改造问题 2010年市政府办公会议纪要248号明确:市住房建设局在两周内对所有大运场馆进行节能改造梳理,并将节能改造意见提供给大运会执行局,市发展改革委统筹解决节能资金问题。目前,市住房建设局已完成了36个维修改造场馆梳理工作,提出改造部分涉及节能的进行节能改造的改造原则,区属场馆由区建设局负责,市属场馆由市住房和建设局负责。市住房和建设局计划近期组织大运会建筑节能研讨会,同时向各场馆介绍《节能改造导则》的操作要求。 会议确定了场馆节能改造的几点原则:一是本着节约办大运的办会方针,节能改造是围绕承担比赛项目的单项改造,原则上按照最低标准进行节能改造;二是市住房和建设局需对《节能改造导则》进行深化,为各场馆节能改造提供个性化标准要求;三是场馆建设和节能改造同等重要,但不能因为节能改造影响大运会场馆改造的进度。 会议要求市住房和建设局要明确节能改造时间节点,在一个月内给各场馆提供深化的节能改造要求,确保年底完成维修改造工作。关于资金渠道问题,会议明确了区属场馆节能改造由区发改部门审批和拨付资金,市属场馆由市发改委审批和拨付资金。 三、关于场馆功能平面设计问题 执行局场馆部为节约工期,场馆功能平面设计按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主要完成功能用房分隔确定,第二阶段主要完成功能用房内部设施设备配置。目前,第一、二阶段功能平面设计已完成并发各场馆落实,宝安实验学校体育馆、龙岗区体育中心6个项目、深圳体育中心7个项目单位提出功能平面设计上存在反复,需求不能一次确定,对场馆改造进度和资金有一定的影响。 会议确定,功能平面设计单位与场馆业主单位要充分沟通,因地制宜地开展功能平面设计,尽可能满足比赛要求,尽可能减少变更、减少动土破墙,贯彻节约办会的筹办方针,围绕竞赛项目“缺什么,改什么”, 能在室内解决的就不用在室外建临时设施,不能盲目照搬奥运会的模式,按照节约与实用的原则,走深圳办大运会的新路子。 会议要求功能平面设计单位抓紧沟通、加快工作,三天内答复上述各场馆,并将落实情况反馈执委会督查室。 四、关于大运会场馆内部供水安全问题 市水务局《关于保障大运期间供水安全有关问题的请示》(深水务〔2010〕325号)提出66个大运会场馆中24个场馆内部供水系统存在供水安全隐患。按照锐锋常务副市长的指示,执委会督查室已完成对这24个场馆供水设施现状的调查,大部分场馆表示,在市政管网正常供水的情况下,场馆都能保证正常供水。 会议要求市水务局尽快细化存在问题,供水改造方案专题报告市政府,请市政府明确场馆内部供水方案及资金渠道。 五、关于市场开发赞助落实的问题 大运会场馆赞助工作,大运会赞助商主动服务,在合同未签订的情况下,提前进场组织实施,市政府采购中心也十分重视,成立了单一来源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对大运项目都是即来即办、特事特办。 会议指出,市政府采购中心要一如既往支持大运,高度重视大运会场馆建设,克服困难,加快单一来源采购谈判工作,确保大运会场馆建设进度。 六、关于落实电视转播布线设计的问题 大运会场馆广播电视布线关系到电视转播能否安全顺利进行,大运会赛事转播包括100场(其中高清格式转播场次为68场,标清格式转播场次为32场),涉及到20个大运场馆。 会议强调:半决赛、决赛场馆要高度重视场馆广播电视布线工作,加大力度推进布线设计的落实。各场馆单位在场馆深化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落实电视转播布线设计,经费问题由各场馆业主单位向发改部门申请。大运会电视转播部要将电视转播布线工程图纸及改造要求清单提供给各场馆,将涉及电视转播布线的场馆清单尽快提供给发改部门,定期检查电视转播布线设计的落实情况,尽快确定电视转播方案,掌握工作主动。 七、几个具体问题 (一)会议明确了信息学院(大运村)建设过程中几个具体问题:(1)原设计中体育场看台没有座椅、空调,大运村一至二层使用功能在设计图纸中已有体现,本着节约办会的原则,建设按原有设计进行施工。(2)体育场足球预赛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不另外增加用电负荷。(3)大运村和场馆参赛国国旗的具体需求在设计中已得到确认,请大运会执行局大运村管理部致函市建筑工务署,再次正式确认具体需求;决赛场馆颁奖国国旗配置,大运会执行局场馆部已制订了旗杆配置技术要求,近期将下达到各场馆业主,由各场馆按照具体技术要求组织实施。(4)大运村医务所双回路供电、CT 、供氧等三个系统按照市卫生人口计生委与建筑工务署协调的结果取消,医务所内部功能改变要以卫生人口计生委专业意见为准,医务所建设原则不变,细节问题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和建筑工务署沟通解决。(5)足球场作为赛时足球训练场功能用房请市工务署与大运会执行局场馆部以及功能平面设计单位具体沟通解决。(6)包括信息学院体育场、体育馆在内的所有大运会场馆信息系统和计时计分系统都是由大运会执行局信息部实施,建设中需用到场馆现有场馆机房、综合布线设施的,场馆业主单位要给予配合支持。(7)按计划测试赛安排在2011年3-5月进行,本届大运会24个大项,计划选三分之一的项目进行测试赛(国际、国内、省内赛事),国内比赛今年年底才能招标,未安排测试赛的场馆也要开展无人状态的模拟演练。(8)大运会场馆标识系统由大运会执行局场馆部统一设计制作。(9)大运村分体空调已提出需求正在核价,预计9月底完成核价,请大运村管理部在核价完毕后尽快答复市建筑工务署。(10)信息学院一场一馆因大运赛时需求增加建设费用,请信息学院根据因承担大运会比赛标准升级专题向市发改委申报。(11)体育馆因转播增加照明及箱变问题,请市建筑工务署和大运会执行局场馆部、电视转播部、市场开发部尽快专题协调租赁问题。 (二)市海监就海上运动基地项目用海开出了1356万元的罚单,请市建筑工务署按市领导批示向财政申请款项拨付。 (三)深圳湾体育中心项目用地北侧规划加油加气站,市规划国土委表示规划不能变,考虑到大运会闭幕式安全问题,待大运会闭幕式后再投入运营。与体育中心项目的配合衔接的市政设施建设概算已报市发改委待评审,市发改委表示将加快审批。华润负责的天桥占用绿地的审批,请华润尽快沟通市城管局,市城管局表示将尽快审批。 (四)罗湖体育馆维修改造实际工期倒排至2011年2月,罗湖体育馆要自查倒排工期滞后原因,力争今年年底完工。按照维修改造条例,场馆改造后业主单位要负责保持良好状态直至大运会使用,停业补偿方案大运会执行局将统一进行研究,不能因此影响工程进度。 (五)龙岗网球中心面层面料请龙岗区抓紧与网球竞赛主任联系确定,网球柱预埋件受品牌招标影响,招标工作目前未开展,请竞赛部门与龙岗区再深入沟通具体解决办法;根据2010年市政府办公会议纪要248号公开水域游泳赛场由龙岗区政府负责实施建设,但鉴于与大运会海上运动项目七星湾分赛场联系紧密,龙岗区政府可以委托业主单位具体实施。 八、关于大运会场馆改造工作的原则和具体要求 执委会督查室主任郭经纬指出:2010年大运会场馆建设任务非常繁重,情况非常复杂,工作量非常大,尤其是维修改造场馆和临时搭建场馆,难度甚至要高过新建场馆。在新建场馆项目建设过程中,发改、规划国土、建设、海洋和及城管等政府职能部门已经探索出了一条并联审批的高效审批途径,实践证明是可行和有效的,在场馆维修改造和临时搭建过程中,政府各职能部门要采取同样的审批方式缩短审批周期,各项用地相关手续也需及时支持办理,以免影响年底竣工验收。同时各场馆业主单位要提高工作主动性,积极跟进项目审批、招标等前期工作,加强与政府各职能部门、各区政府以及与大运会相关部门的沟通。从以往大运会场馆建设督办的经验来看,大运会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般都能通过沟通协调有效解决,少走弯路,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为场馆建设赢得时间,确保年底完成场馆建设和维修改造任务。 柯刚明同志提出几点要求:一是政府各部门、各区政府、各场业主单位要高度重视场馆建设和改造工作,要将场馆改造工作重要性上升到“场馆好坏直接影响到大运会成败”的高度。二是各场馆业主单位要牢固树立“以竞赛为中心、以场馆为基础、以属地为保障”,围绕竞赛进行改造,“缺什么,补什么”,要勇于承担责任,要坚决贯彻节约办会的原则,厉行节约;在场馆改造过程中要做到两个安全:一是施工人身安全,二是廉洁自律安全,保质保量完成场馆建设和改造任务。三是各部门要加强沟通,执行局场馆部要与场馆业主单位加强沟通,各业主单位要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四是市政府各职能部门、各区政府要一如既往对大运场馆给予大力支持,能快尽量快,能优先尽量优先,确保年底完成大运会场馆建设和维修改造工作。(大运会执委会督查室供稿) 来源: 大运官网 编辑: 薛建华
大学城体育中心_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大学城体育中心 大学城体育中心 大学城体育中心 大运项目首个开工建设的体育场馆,由体育馆、体育场、游泳馆三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38493平方米。其中,体育馆建筑面积14183平方米,设坐席数5696个;体育场建筑面积15300平方米,设坐席数15942个;游泳馆建筑面积9010平方米,设坐席数2251个;07年9月16日正式开工,计划于09年12月底完工。 体育中心作为深圳大学城西校区标志性建筑群之一,大运会期间作为足球比赛、排球比赛、足球训练的场地。以后向附近高校及西丽片区开放。 项目最大特点是采用单跨66米的大跨度空间结构,曲面丰富。其中体育馆为大型管桁架网壳组合结构、游泳馆为网壳结构、体育场为格构柱预应力悬索网壳结构;建设过程中,面临曲面大跨钢构件制作安装难度大、预应力张拉及体育工艺复杂,缺乏专业工程管理经验等困难,经项目组不懈努力,解决了大量难题: 一、组织了体育场馆等类似的调查了解,进行了针对性考察。 首先,组织调查了53个同类体育场馆和大跨度钢结构工程项目,总计调查了31个施工单位的资质、主要业绩、单位及业主联系方式等;其次,根据事前制定的《钢结构施工企业调查表》,调查了国内19家知名的钢结构施工企业,提供了大量招标参考情况。最后,组织有关人员赴广州、江苏等地,具体考察了国内12家知名的钢结构公司、金属屋面公司、缆索公司,并对其中的18个工程实例实地考察,解决了工程招标中大量基础问题。 二、解决了总包商务标报价存在的严重不平衡报价问题。 07年4月26日大学城体育中心完成施工总承包招标后。经项目组认真审核,发现商务标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报价,装饰材料、设备设施等报价明显偏低,土建明显偏高,施工阶段将可能因此发生比较重大的变更修改。经过与中标单位近3个月的谈判、协商,圆满完成这一问题,保证了项目能按照投资计划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因此,本项目实际滞后约2个月时间开工。 三、组织了三次的专家审查会,预防了建设施工阶段的事故,确保满足大运会比赛要求。 ㈠、在施工图强审的同时,鉴于大跨度空间钢结构难度大、体育工艺有特殊专业要求的特点,06年4月11日~12日,组织了由设计大师黎佗芬、工程院院士容柏生、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主要起草人路克宽等著名专家参加的施工图审查会。会议发现体育场预应力索结构存在重大设计缺陷和设计图纸大量错、漏、碰、缺的问题,会后专人对问题严格跟踪、解决,保证了设计质量。例如:解决了专家提出体育场挑棚结构不合理且风振系数取值依据不足的问题,保证了结构安全及工程经济合理。此外,还分别对幕墙、桩基选型和体育工艺等方面的设计进行深入专题讨论,使细部设计尽量完善和合理。 ㈡、为保证钢结构安装和屋面施工的顺利进行,08年1月14日~15日,组织了由工程大师金虎根、鲍广鉴等国内知名专家和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大学预应力公司、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英国霍高文公司、瑞士吉博力公司等参加的钢结构工程(含屋面工程、幕墙工程)施工方案审查会。会议发现了施工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深化设计的缺陷,会后严格跟踪、解决,保证了施工方案合理和深化设计质量。例如:发现体育场预应力索设计张拉应力过大,解决了实际变形值可能造成塑性变形的问题,避免了施工阶段的重大事故。本着对建筑安全负责的原则,结合科研力量,对体育场的屋盖预应力拉索结构进行施工、使用阶段全过程结构健康监测,确保结构使用阶段健康安全,并检测服务至2011年底。 ㈢、组织了升级后的体育工艺施工图专家审查会 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大学城体育中心作为大运会的比赛场地,在原高校体育场馆设计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将举行大运会排球比赛和足球预赛,体育工艺必须达到国际比赛标准。经咨询有关专家,在署主管领导支持下,项目组参考我署大运中心项目做法(委托北京华体实业总公司作为体育工艺设计咨询单位,合同价138万,参与全过程服务),本着节约(花费不到6万元)、高效并尊重各职能部门意见的原则,邀请了深圳体育局、大运执行局、北京华体设计中心、南京奥体公司的专家,于08年10月7日~9日召开3天体育工艺施工图审查会议。审查会对项目体育工艺施工图进行详细审查、调整优化,同时进行了招标咨询、验收方式咨询,对体育馆地板、草坪、田径场跑道、体育器材、弱电、安防和声学等提出了重要指导意见。 来源: 大运官网 编辑: 李蔚然
市教育局所属8个大运场馆节能改造等问题得到解决_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大运官网讯 9月27日,大运会执委会督查室主任郭经纬主持召开市教育局所属大运场馆节能改造及功能平面需求确认协调会议,最终确认了市教育局所属5所学校8个大运场馆节能改造和功能平面需求。市教育局、住房建设局和大运会执行局场馆部、安保部,大运会场馆功能平面设计单位、各场馆维修改造工程设计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明确了市教育局所属5所学校8个大运场馆节能改造和功能平面实施过程中几个具体问题。 会议按照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锐锋同志关于:“大运会场馆的节能改造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与节约办大运的原则结合起来,针对大运会场馆改造要求涉及内容进行节能改造工作。”的指示精神,明确了节能改造的原则:节能改造要注重实用与美观相结合,既要重视节能又要注重采光,既能满足当前大运会需求又要符合学校未来发展要求。 大运会执行局场馆部部长解汝成强调了场馆功能平面设计和实施的原则:不能因为功能平面调整影响正常教学,不要因为功能平面调整影响到原有建筑功能,能不改尽量不改,能不动尽量不动,在满足国际大体联场馆最低要求的前提下节俭办大运。 大运会执委会督查室主任郭经纬就节能改造等工作提出几点要求:一是各场馆业主及设计单位要高度重视场馆维修改造工作,厉行节约办大运的原则,首先确保满足大运会使用的要求。二是各场馆业主单位和设计单位要落实工程节点,按照今年年底完工来倒排工期,将倒排工期报送大运会执委会督查室和执行局场馆部。三是各场馆设计单位要加快进度,10月20日前必须将概算报发改部门审批。四是各场馆业主单位要完善工作团队,确定负责人和联系人,建立场馆建设联络机制,为后续场馆团队建设打好基础。(执委会督查室供稿) 来源: 大运官网 编辑: 薛建华
执行局场馆部赴广州考察亚运会场馆建设_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考察组与广东体育馆相关人员合影留念 与相关负责人进行技术交流 考察组参加亚组委场馆器材部主持的技术交流会 观摩亚组委体操测试赛 大运官网讯 9月3日,为进一步做好大运会临建场馆的建设工作,深圳大运会执行局场馆部部长助理李晓东率部门各专业工程师、市发改委评审中心及航天设计院专家组成考察小组,赴广州亚组委场馆进行为期两天的实地考察,学习亚组委各临建项目的筹备工作经验。 3日上午,考察组抵达广东体育馆,在现场听取了相关工作人员对广东体育馆维修改造工程的详细介绍,并与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专业上的探讨与交流,在临建场馆平面功能设计、照明设计和场馆消防设置方面,获取了极具参考价值的信息。当日下午3时,考察组一行人员在亚组委4楼会议室参加了由亚组委场馆器材部负责人陆雯华主持召开的临建场馆建设技术交流会。会上,考察组各专业工程师与亚组委场馆团队相关人员进行了技术交流,着重讨论了击剑、柔道、跆拳道等临建项目的投资预算、场馆检测和照明设计方面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4日上午,一行人员抵达广州大学城体育馆和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体育馆,实地考察了相关场馆比赛场地内FOP区的建设情况、配电情况和功能房布置。下午,考察组在亚运城体育综合馆观摩学习了亚组委体操测试赛,在赛式筹办、赛场布置和人员流线安排方面获得实战经验,并与亚组委体操测试赛相关人员进行了意见交流。 临建场馆建设是大运会场馆建设的重点之一,亚组委场馆器材部在这方面累积的丰富经验能够为大运会场馆建设提供积极参考。此次考察加强了大运会执行局与亚组委的交流,对大运会临建场馆建设的顺利开展极具借鉴意义。(大运会执行局场馆部供稿) 来源: 大运官网 编辑: 薛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