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青春深圳放飞美丽梦想

    大运会官方网讯 2005年8月11日,第23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爱琴海东岸的土耳其伊兹密尔举行。就在开幕式现场,有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就是来自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的考察代表团。

    应国际大体联的邀请,时任广东省副省长的许德立和深圳市副市长梁道行率领的省市代表团,深圳市副市长闫小培率领的体育场馆考察团,于 2005年8月9日至13日远赴土耳其伊兹密尔,分别列席了第29次国际大体联代表大会,拜会了国际大体联主席乔治·基里安先生以及各位执委,观摩了第 23届大运会开幕式,并考察了伊兹密尔大运会主体育场、水上运动中心、新闻中心及大运村等场馆建设与城市组织工作。代表团成员马不停蹄,推介宣传了广东深 圳,了解收集了相关信息,与社会各界广泛沟通。此次出访与考察,距离深圳市2011年第26届世界大运会申办执行委员会挂牌刚过了一个月。

    历经20多年的发展,深圳的城市综合实力取得了飞跃式的增长,居中国大中城市前列,而通过举办大型国际性体育活动,提升城市形象和国际影响 力,借此契机推动深圳全面发展,这是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发展需要,同时也必将给城市带来全方位的发展机遇。正是基于这样的战略眼光,2004年,市委、 市政府开始将目标瞄准了在国际体坛有着重要影响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2004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广东省深圳市将代表中国向国际大体联申办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05年7月12日,市委书记李鸿忠和许德立共同为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申办执行委员会揭牌,标志着深圳的申办工作全面启动。

    目标一经确定,各项准备工作也随之紧锣密鼓地展开。市委书记李鸿忠要求“举全市之力,党政齐上,全市总动员,做好申办工作”。市长许宗衡要 求竭尽全力、不留遗憾,努力拼搏、力争成功。市委副书记李意珍提出全市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把申办工作当成一次向世界充分展示深圳国 际形象、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果的机会,扎扎实实做好每项申办工作。

    号令一出,深圳开始了紧张的申办之旅。

    除了出访伊兹密尔,世界大运会申办标志的征集、申办报告的撰写、宣传片的拍摄以及大运中心的规划设计、方案征集等各项工作也开始全面进行。

    2005年7月底,由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秘书长韩湛宁先生设计的申办标志出炉,这一标志由红、绿、蓝三色U形舞动的飘带组成,象征青春、激情、友谊、未来。

    2006年5月,由深圳市一名普通义工创意的申办口号“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正式公布,这一口号表达了深圳对于举办第26届世界大运会的热切期盼,也表达了深圳一定能为世界奉献一届有特色、高水平运动盛会的坚定信念。

    2006年6月,受广东省省长黄华华、深圳市市长许宗衡委托,以许德立为团长,深圳市副市长梁道行、中国大体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杨立国为副团 长的申办代表团抵达国际大体联总部所在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正式递交了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申办报告》。《申办报告》由深圳市社科 院负责撰写,起草历时半年,数易其稿。部委和省市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审核。教育、体育、外交等各方面的专家献计献策,提出了大量宝贵意见。国际大体联秘书 长罗克·康巴纳接过《申办报告》赞不绝口,连声称赞这是他所见过的《申办报告》中内容最丰富、印刷最精美的。他说,你们把《申办报告》都做得这么认真,这 么出色,从中可以看到深圳完全有能力和实力成功举办世界大运会。

    大运中心作为深圳申办2011年第26届世界大运会的核心区域,为了达到深圳市委、市政府“建设成国际一流的体育场馆”的要求,其设计方案 实行国际竞标,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和国内等多家著名设计公司参与角逐,并且进行了社会公示,最后在2006年12月,德国GMP建筑事务所设计的2 号设计方案脱颖而出,这一浓缩着创意精华的方案造型新颖、构想独特,受到了专家的交口称赞。12月12日,在2011名深圳学生的见证下,在26响礼炮的 轰鸣声中,国际大体联考察评估组成员与教育部、广东省、深圳市领导一起,亲手为深圳大运中心基石揭幕培土。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深圳正在向着梦想一步步迈进,接下来,它将接受最关键的“大考”。

    真诚深圳感动远方客人

    2006年8月30日,深圳迎来了尊贵的客人。应教育部副部长、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席章新胜邀请,国际大体联主席乔治·基里安夫妇抵达深圳,展开为期3天的深圳、广州考察行程,深入了解深圳申办201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相关准备工作和体育设施情况。

    时间虽然短暂,但深圳这座城市的无限活力和饱满热情还是给基里安夫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省长黄华 华,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市长许宗衡在会见中,都表达了对基里安先生及夫人的热烈欢迎,介绍了广东省、深圳市社会、经济、文化、体育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 同时表示,深圳的文明程度和国际化水平,都符合举办大运会的要求。深圳有愿望、有条件承办2011年大运会,并以此为平台,推动深圳进一步国际化、现代 化。而教育部副部长、中国大体协主席章新胜在会见中说,中国政府之所以赞同深圳申办2011年大运会,不仅是从中国发展考虑,也与大体联目前正在推行的专 业化、职业化改革不谋而合。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最可贵的价值就是26年来改革、开放的精神和先锋作用。

    在3天的时间里,基里安夫妇行程匆匆,但他们已经深深感受到了深圳人对于世界大运会的热切期盼,无论是考察深圳市游泳跳水馆、体育场,与深 圳大学师生进行交流,还是到南山荔香公园观看老人“千人太极”表演,在观澜湖高尔夫球会与小球手切磋技艺的过程中,深圳人浓浓的情谊和执着的追求给基里安 夫妇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临别时,基里安先生对深圳的盛情接待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对深圳申办大运会的各项准备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今后有机会一定会 来深圳多走走、多看看,充分感受这座现代化都市的方方面面。

    时间过得很快,送别了基里安夫妇,深圳就将面临都灵投票前最重要的一次“大考”。12月11日到15日,国际大体联考察评估组一行将对深圳 进行最后一次考察评估。以此作为都灵表决的重要参考。为此,申办执行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研究部署迎接国际大体联评估组来深考察和2007年1月赴意大利 都灵申办陈述有关事宜。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动员大会,要求调动广大市民的积极性,举全市之力做好申办工作,力争为两年多的申办历程画上圆满句号。

    周密的筹备、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最终使国际大体联考察评估组为之感动、激动、震动。经过了对深圳体育场馆、市政建设、 交通、安保、传媒、教育等设施的全面考察后,基里安先生在媒体见面会上说:“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深圳人民的真诚和对世界大运会的热情期盼,看到了深圳与其 他城市的不同之处。在深圳,我们没有发现任何令人不愉快的东西,我和我的同事们对深圳之行非常满意,我们的深圳之行非常成功。”

    12月14日,国际大体联考察评估组一行飞赴北京。在中南海紫光阁,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基里安一行。同一天,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与基里安一 行的会见中表示,中国教育部将会全力支持深圳申办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同时,远在多哈,正在率领中国体育代表团征战亚运会的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 表示:“只要是深圳‘申大’需要,国家体育总局将不遗余力地提供支持。”

    各方的鼎力支持,赋予了深圳更加坚定的信心,也为深圳最终的申办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和谐深圳申大万众一心

    回首那些难忘的日日夜夜,可以说,深圳的申办成功,是各方合力的共同结果。其中,有中央、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全市各个职能部门的分工合作,有来自广州、香港、澳门以及全国的全力支持,还有深圳人民的热切期盼和全情投入。

    申大口号的创意者深圳义工郑慧琦曾经由衷地说:“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这是我发自内心的最直接的感觉。”这种感觉,也代表了深圳所有市 民的共同声音。两年多的时间里,期盼大运的风潮在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中激荡,宝安中学体育教师林明伟骑单车横穿澳洲、欧洲,以实际行动支持深圳申大;青年 钢琴演奏家郎朗在深圳举办音乐会,为深圳喝彩;百万市民,在支持深圳申大的条幅上签下了殷殷的期盼;世界冠军李宁、刘翔、杨扬、陈露、肖俊峰、刘虹……异 口同声地共祝深圳申大成功;在深工作的外籍人士,留下了“深圳好运”的深深祝福……

    基里安先生两次到访深圳,对于深圳人民的深情厚谊始终难以释怀。其中,深圳报业集团推出的双语版特别报道更是给他和他的同事们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当工作人员将剪报结集成册送到他的手里时,老人激动不已,连称“谢谢!”国际大体联执委埃德在离开深圳前,特别给深圳特区报发来邮件:“你们为申办 世界大运会所做的宣传工作相当出色,也充分展示了深圳人希望获得世界大运会主办权的美好愿望。”除此之外,深圳小学生表演的《科罗拉多河上的月光》,深圳 老人完成的大型太极表演,深圳人对于体育事业所投入的巨大热情等等,无不让国际大体联的客人们为之感动,他们所到之处,都能够最真切地感受到深圳人对于大 运盛会的无限渴望。

    不能忘记的还有,来自广州、香港、澳门以及全国各地对于深圳申办工作的全力支持。在深圳申办的冲刺阶段,国际运动生物力学学会副主席、香港 中文大学体育运动科学系主任洪友廉教授就曾表示:“如果深圳申办成功,我们届时肯定会派出最强大的阵容去参赛,支持深圳。我也相信,在中央和全国人民的支 持下,深圳完全能够胜任成功举办一届世界大运会的资格。”洪教授的话,也代表了珠三角都市圈以及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在申办过程中,来自各方面的支持也赋 予了深圳源源不断的力量,尤其是一小时都市圈中,兄弟城市在高校、志愿者、交通等诸多方面为深圳带来的巨大便利和强大支持,使深圳拥有了十足底气,举办一 届历史上最精彩、最成功的世界大运会。

    两年多的艰辛努力终于结出了美丽的硕果,精彩的深圳,感动了国际大体联,感动了世界大运会。就在都灵,深圳向世界宣告,我们将是2011年 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东道主。就在未来的4年里,深圳人还将以不懈的努力,向世界呈献这座年轻城市的创新精神和无穷魅力,向世界呈献一届精彩纷 呈、美轮美奂的大运盛会。(本报意大利都灵1月16日电)

    都灵的这个冬夜并不寒冷,来自遥远东方一座年轻城市的人们在这里将热情和欢乐尽情释放。

    今夜如此美妙,今夜无人入眠,今夜的深圳人无比幸福!当国际大体联主席乔治·基里安先生庄严宣布201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办城市 是“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时,现场的深圳代表团一片沸腾,有人倾情相拥,有人喜极而泣。回头看看来时的路,在这样一个光荣与梦想终于变成现实的时刻,怎能 不让人百感交集。

    两年多的申办之路,有坎坷,有艰辛,最终深圳收获到的是一份异常珍贵的礼物。2011年第26届世界大运会落户深圳,凝聚着中央和广东省的 高度关心和支持,凝聚着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集体智慧,凝聚着全体市民的全情投入和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让我们将时光回放,重温那些难忘的日日夜夜……(特 派记者 马强)

    深圳新闻网时评:深圳人的“大运之梦”实现了!

来源:大运官网 | 编辑:大运网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