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nding

No tags found
Wednesday Nov 27, 2024

专家政府部门负责人热议五大领域60个项目_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在彩田路北段工地举行开工仪式。深圳特区报记者 岑志利 摄

深圳新闻网讯 (记者吴德群)大项目带动城市大发展,大创新推进产业大升级。深圳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1053亿元巨资,投向五大领域、60个项目,让深圳唱响未来30年发展的“开山炮”,令深圳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努力当好科学发展排头兵,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再造一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有关专家表示说,目前深圳正在建设创新型城市、低碳城市、智慧城市,60大重点项目覆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民生、城市更新、自主创新,将会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发展后劲、提升民生福利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抢占产业发展战略制高点

  据介绍,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市生产总值从1979年的1.96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8201亿元,年均增长25.8%。但进入“十一五”以来,由于面临土地、资源、人口、环境等四个”难以为继“,深圳经济增速呈逐年下降趋势,依靠以加工制造为主的产业结构和外延式增长的发展方式,已不能支撑经济新一轮的高速增长。

  要实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1.5万亿元的宏伟目标,迫切需要培育和发展市场潜力大、产业带动性强、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深圳把眼光投向了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此次动工开建的十大产业项目主要分布在生物医药、新能源、信息网络、互联网、高端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总投资298亿元,建设周期为2至3年,年度投资57.6亿元。项目建成投产,预计可形成约570亿元的产值,实现利税约90亿元,对深圳产业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将起到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将大幅提升深圳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深圳在未来产业竞争新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和掌握发展主动权。

  “自主创新一直是深圳这座年轻城市的基因。”市科工贸信委有关负责人说,此次启动的十大自主创新项目,涉及先进通信技术开发应用、新材料、生物医学等尖端领域,符合深圳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定位,培育新的产业增长极。项目建设,为迎接新一轮的经济竞争和产业竞争,抢占科技及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创造了条件。

  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空间

  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四个“难以为继”中,土地、空间的限制,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一道门槛。为此,深圳启动二大城市更新项目,贯彻中央、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部署,落实四个“先行先试”,以此推动城市升级转型段,破解城市空间制约瓶颈,增强经济发展自主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必然选择。

  这位负责人说,加快推进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有利于鼓励社会投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有效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此次20大城市更新项目投资规模大,辐射力强,总投资513.3亿元,年度投资93亿元。这批项目将打造大片区整体改造项目,重构大片区基础设施、商业配套、交通组织等方面的新格局,串起城市建设的新亮点。同时,由于项目改造类型多,有利于发挥带动和示范效应,拓展新的投资增长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多年来一直徘徊在低位,此次投入巨资启动十大基础设施建设,就是要发挥城市基础设施的先导性,拉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支撑深圳的产业发展。一批高速公路、城市道路、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和改造,以及河流的整治,将进一步提升城市交通整体运行水平、水源供应保障能力和区域水环境质量。同时,这批项目的开工也是在特区一体化之后,从谋取更大战略地位的角度出发,对基础设施重点领域项目的建设形成一次大的推动,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十大民生项目

  点评

  市社科院教授 杨立勋:

  和谐之城关注民生

  市社科院教授杨立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大民生项目”动工恰逢其时,是深圳经济特区30年发展的成果与全市人民共享的直接体现,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在杨立勋看来,这十大项民生项目体现了保基本、保基层、保基础和保民生这“四保”原则。先说保基本,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是其应担负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再说保基层,这十大项目,基本都放在基层公共服务比较薄弱的地方,更令人欣喜的是七成放在了宝安龙岗光明。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原特区内外公共服务严重不平衡,这些项目的动工,是市委市政府更加关注原特区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的一个信号,是推进特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然后说保基础,我们现在说深圳许多地方的公共服务覆盖面没有跟上,其实是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没有跟上。此次10大民生工程的开工,必将使我市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有一个大的提升。最后说保民生,此次开工的10大民生工程涉及住房、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各个民生领域,体现了新一届市领导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民生福利水平的工作思路,必将对我市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欣喜之余,杨立勋表示,希望上述“四保”能够成为市委市政府公共服务建设的四项重要原则,希望把民生项目常态化。他建议未来我市还要制定民生发展规划,把民生工程建设纳入政府政绩考评中去,使得民生工程建设成为市委市政府今后的“第一任务”,成为市财政的“第一投入”。

  杨立勋说,期望在未来的三十年,深圳不仅关注经济体制改革,更要关注社会领域的改革,更加关注民生,共同把我们这座经济高速发展的移民之城打造成民生幸福的和谐家园。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舒瑜)

  十大基础项目

  点评

  深大物流研究所所长 王江:

  完善物流交通状况

  十大基础项目将完善我市物流交通状况。深圳大学物流研究所所长王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一流大都市的交通、物流标准是‘货上其流,人便其行’,深圳未来需要以此为目标有计划、有节律地完成交通、物流建设。”

  六大道路与盐田港西作业区集装箱码头工程建设总体说就是一个扩容的概念,王江告诉记者,这些项目的推进对深圳的物流建设必不可少,其影响肯定是积极、正面的。

  他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深圳在2000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上布设了错落有致、贯穿东南西北的交通网;依托于深圳机场、东西港区的海空港口枢纽体系基本成型,六大物流园地开始运作;交通、物流管理制度、政策比较全面,交通、物流技术、仓储、运输、通关水平国内领先,地铁、公共交通管理与科技手段接近国际水平;物流运输组织形式在国内屡屡实现创新。

  成绩有目共睹,但还有不少节点需要打通。

  王江举例说,物流方面要加强对集装箱拖车与集疏用管理;严格考核物流用地配给,提高现有用地使用效率;做强做大一批物流公司,形成深圳自己的“四大天王”级品牌物流企业。交通方面,加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交通建设;发展城市交通慢行系统,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实现交通规划、建设的精细化管理。

  重点着眼中部通道

  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赵发科:

  重点着眼中部通道

  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赵发科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深圳交通的二元化实现了向一元化的靠拢,十二五期间要着力解决交通一体化问题。

  赵发科说,公路要随着城市化建设展开,防止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约束,原特区外路网向内看齐的建设工作从2003年就已展开,但进度慢,大部制改革从行政角度扫除障碍,特区一体化则提供了体制保证。赵发科说,交通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已借助与大运会相关的轨道交通做出尝试,公路交通在十二五期间会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行政、管理方面的“内外”衔接。

  目前,深圳城市交通体系规划建设的重点要着眼中部通道。受北站高铁接入的带动,龙华、坂田城市副中心区会加速形成,从国际先进城市中心、副中心交通关系判断,深圳要迅速增加中部通道,支撑两个中心间的产业联系。比如十大项目中的彩田路北延、梅观高速扩建、深华快速都是在完善中部联接干线。

  此外,宝安、龙岗与两个新区内部道路系统也要完善,这些原特区外地区的路网建设标准低,最初目标是应对小交通,现在已不适用,要迅速改造、完善以适应这些地区内部产业区、生活区的组团联系。龙华和平路、民治大道、民清路的改造以及深汕二期基本属于此类。

  (深圳特区报记者 田然)

来源: 深圳特区报  编辑: 边兴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