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深圳市党政代表团此番学习考察的最后一站,考察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充分借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宝贵经验,推进深圳2011年大运会各项筹办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代表团的住地也选择在距离靠近奥林匹克公园的北京会议中心。
当然,大运会与奥运会无法简单类比。奥运会是影响巨大、世界上最高水平的竞技盛会,而大运会则是全世界年轻人交流、沟通的一场文化盛宴,锦标、金牌只是载体不是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大运会”求教“奥运会”,主要是想借鉴北京通过举办奥运会全面提升城市建设、管理等方面国际化水平的成功做法。
巧的是,北京在申办奥运会成功的当年,也举办过一届大运会。大运会和奥运会的双重经验,使北京这个“老师”显得更为重要和不可替代,难怪王荣代市长向全程深度参与了北京大运会和奥运会主要组织工作的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发出了盛情邀请,希望他能够担任深圳大运会组织工作的高级顾问。
刘敬民不仅愉快地接受了邀请,而且用北京大运会的一个精彩亮点,作为“见面礼”送给深圳同志。
这是一个非常体现大运会特色的故事。
刘敬民回忆说,在2001年北京大运会期间,本来最不起眼的大运村洗衣房却成为最吸引世界各地运动员的场所,原因则来自几个大学生志愿者的创造性“服务”——失物招领。
丢三拉四或许是全世界青年大学生的一个“通病”,志愿者们每天都会收集到大量失物。为了能物归原主,他们把大家都会去的洗衣房设为失物招领处,并起了一个很体现年轻人个性的名字——“丢三拉四俱乐部”。为了吸引失主的注意,志愿者们把千奇百怪的失物用风趣幽默的漫画张贴在黑板上,成为大运村一道特别的风景,吸引了广泛的关注,风头一时无二。不经意的成功,打开了年轻志愿者无边的想像力。对那些没有丢三拉四坏习惯的“好青年”,志愿者们就利用他们洗衣物的短暂等待时间,教他们说中文、写中国书法,迅速让应该最无趣的洗衣房成为最吸引世界各地年轻人的去处。大运会结束时,最多人到这里一个小小故事,道出的却是大运会最深刻的真谛。相信深圳大运会的组织者一定受益匪浅。
记者 米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