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冠军压阵 中国447人征战曼谷大运会

中国男篮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大运村接受采访

    大运会官方网讯  2007年8月8日,第24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泰国曼谷开幕。中国将派出447人的大学生体育代表团参加本届大运会的16个项目231个小项的角逐。自从上届伊兹密尔大运会后,这次的曼谷大运会将是对中国体育、教育结合新模式的又一次大检阅。晶报特派记者高志明将于今天前往曼谷,在未来的半个月内,我们将给读者带来这次盛会的全方位报道。

    现象

    新思路期待新收获

    真正让大学生参赛

    “这次目标是不少于上届的21枚金牌。”中国大学生代表团成立时,代表团秘书长王钢宣布了本次赛事的目标。从2001年的北京大运会到2003年的大邱大运会,中国队夺取金牌数分别是56块和41块。金牌和目标的骤然下降与一个背景紧密相关:从2003年开始,选拔、组队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各项工作由国家体育总局移交给教育部所领导的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全面负责。

    2003年以前,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是中国运动员奥运练兵的重要战场。从大运会赛场,中国队走出了像李宁、伏明霞、刘翔等多位叱咤国际体坛的大腕。也正是由于有许多国家队专业选手参赛,中国队在世界大运会上摘金夺银非常轻松,往往赛程还未过半,金牌总数和奖牌数已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组团参赛任务自2003年从国家体育总局移交到中国大学生体协之后,中国大学生体协已成功组团参加了两届世界大学生冬运会和一届世界大学生夏运会。2005年在土耳其伊兹密尔市举办的第23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中国代表团以21金16银和12铜的成绩位列奖牌榜的第二位。

    本届大运会,除了游泳女队、体操和跳水之外,真正的大学生占了总数的84.6%。“真正让大学生参赛,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是我们的目标。”王钢说。

    体教结合出硕果

    不再让专业选手参赛,不再强调金牌和目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下降的是运动成绩,但在另一方面为正在中国大地蓬勃发展的“体教结合”提供了开花结果的肥沃土壤。

    只要科学训练,普通高校也能培养高水平体育能手。这无疑给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注入更多活力。记者在采访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时,华南师大体育科学院院长周爱光认为,“体教结合”拓宽了大学培养高水平运动队的路子,让大学有可能更多地承担起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任务,或体育和教育部门密切合作,或体育部门与高校联办队伍,或有条件的高校自己也可组队参赛。杀入中甲的北京理工大学男子足球队、上届伊兹密尔大运会男子百米飞人、在清华大学读研的胡凯,都是体教结合的“硕果”。

    “金牌数的减少对我们一点压力都没有,我想国人都会理解我们。如果大家只是一味关心金牌,金牌数量再多也是泡沫。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教育和体育结合好,我们的成绩会越来越好。”王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