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9年在意大利都灵开始举办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是国际大学生体联为促进各国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开展和增进世界大学生之间的友谊而设立的一项国际性综合运动会,每两年一届,至今已举办了23届。大运会的领导机构是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现任主席是美国人乔治·基里安。
参加大运会的选手资格有三个要求,一是本国或本地区公民;二是18至28岁之间的青年;三是在校或在前一年刚刚从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参赛资格的条件决定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是一个年轻人的聚会。从历届参赛人员的构成来看,许多世界级优秀选手均曾出现在大运会的赛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作为世界综合性运动会,其影响日益增强,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从近几届的发展趋势看,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六七千名运动员参加,因此又有“小奥运会”之称,其规模和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1975年中国大学生体协加入国际大学生体联成为其会员国之一,此后中国参加了历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并且取得优异成绩。纵观前20届大运会,亚洲仅举办过3届,且都是由日本承办。它们分别是1967年的第5届、1985年的第13届和1995年的第18届。中国北京曾经承办过2001年第21届的大运会,这也是继日本之后第二个亚洲国家承办的大运会。
大运会是新中国竞技体育全面走入世界的门坎,亦可以说是新中国竞技体育之摇篮。1975年,第14届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代表大会首先包容了新中国,作为仅次于奥运会的当时第二大综合性世界大赛,大运会最先向新中国张开欢迎的臂膀。历经两年精心准备,1977年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了索菲亚第9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51人的中国代表团拿到一银三铜,列参赛各国家与地区的第21位,这可以视为新中国体育在世界大赛的起点。
自此,大运会就为中国竞技体育起了“卧薪尝胆,休养生聚”之作用。中国参加了此后全部大运会,充分利用这对中国来说唯一的世界综合性大赛舞台,磨砺队伍,中国女排正是在1981年第11届大运会夺冠,实现中国“三大球”在世界大赛“零的突破”。通过大运会,中国还培养出包括“跳水王”陈肖霞在内的一批世界明星。(舒桂林)
来源: 深圳商报 编辑: 叶青